总访问量:21 今日访问量:1 昨日访问量:0 最后访问时间:2024-05-19 

《易》之缘起





关于《易》的缘起,时下有种种说法,但多数是不能证实的一种科学猜想。说法太杂,无所适从,反而不如回归到传统上来,按有据的说法去讲。这就应当首先依据《系辞传》,因为它毕竟是最早说明《周易》的著作。原始反终,相信《系辞传》要比相信某种猜想可靠得多。

    《系辞·上》说:"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敌。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是故知鬼神之情状。与天地相似,故不违。"这段话可以证明,《周易》从它一开始创制就是为了揭示天地万物之道,从而用以济物利民。它是在作者长期仰视俯察的基础上,用卦画的形式,对天地框架的模拟,对宇宙生成的模拟,对宇宙运动发展规律的模拟。天地的框架、宇宙的生成是个什么样子呢?《系辞·上》里又说:"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议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这是《系辞》对宇宙生成与易经的创制作出来的统一解释。"两仪"在法象上指的就是天地,为什么不说大地而要说两仪,这是因为两仪不仅指天地,它主要指的还是阴阳两个对峙的仪象,天地只是两仪最大最著的具象。两便从哪里来?来源于太极,太极是什么?太极就是宇宙的原始状态。


因为是最遥远的存在才称作太极。太极怎样生出两议?这须借助阴阳鱼的太极图来认识。(太极图不知何人所制,但它的起源很古老,西安半坡出土的陶罐上就有阴阳鱼纹。)太极图是在一个浑圆里,以一条流动的曲线中分,一半为白(阳),一半为黑(阴),,习惯上称作阴阳鱼。其实画的并不一定就是鱼,其更抽象的意义是阴与阳的胚胎。中间所以要扭曲线作界,也并不是为了美观,而是要向人们说明这个浑圆的流动。古人认为,宇宙最远古的状态是浑沌未分的元气,它是产生后世万物的胚胎,里面蕴含着生机。元气流动一分为二,于是游离出阴气与阳气,阳气清轻上升为天,阴气重浊下降为地,这就是传说的天地开辟,也就是宇宙的最初生成。


《周易》里的阴阳爻就是对阴气与阳气的模拟。至于说作者为什么要这样解释宇宙的生成,比较令人信服的说法是依据对天地历象的观察,从而逆推出来的。太极图的标准画法应当是:中间流动的曲线,其两端应在上下垂直的位置上,曲线作纵向流动。按照易图的惯例,上为南,下为北。在我国中原地区观察天地历象的变化,可以得到一个认识,一年的阴阳分界正在冬至与夏至的分界线上,冬至是太阳从离找们最远的南端开始逐渐向北靠近运动的起点,而夏至则是太阳从离我们最近的北端开始向南远离运动的起点。


太阳向靠近我们的方向运动阳气就逐渐生长.阴气就逐渐消退;反之则阴气逐渐生长,阳气逐渐消退。春分与秋分两个点上正是阴阳持平之处,不过春分的趋势是阳长阴消,明显的变化是天气越来越热。而秋分的趋势则是阴长阳消,天气越来越冷。每一个回归年,天地历象都会重复一次这样的周期性变,永恒不变。探求这种运动的原因,才促使人们体悟出宇宙就是这样产生的。宇宙运动的最初原动力不是上帝推了一把,而是阴阳的产生。

    "两仪生四象"也是对天地仰观俯察得出的结论。阴阳产生出来后,只要宇宙在运动,就必然会出现四象。比如一座山峰,只要分出阴阳,太阳一出是前阳后阴,正午时就是前后皆阳,日落时是后阳前阴,夜间就是前后皆阴。最明显的是月象变比,月满为阳,月晦为阴,阴阳两象一产生出来,就必然要出现上弦月,下弦月的过渡。对宇宙来说,最初是浑圆一体,浑圆产生阴阳,阴阳就呈现出四象。

    从受光的角度去看,四象就是阴阳向背;从方位上去看,四象就是上下左右,或东西南北;从季节上去看,四象就是春夏秋冬。《周易》怎样模拟四象呢?朱熹解释时,以阴阳爻两种符号为基础,组合出四种符号,对四象作了模拟,解释说:"四象昔,阳之上生一阳则为一,而谓之太阳;生一阴则为二,而谓之少阴;阴之上生一阳则为二,而谓之少阳;生一阴则为二,而清之太阴也。"这个讲法比较符合天地自然的本来面目与《周易》的实际。

    至于"四象生八卦",这就非常明确地是在说八卦的起源了。四象怎样生出八卦?《系辞·上》说:"六爻之动,三极之道也。"《系辞,下》又说:"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才而两之,故六。六者非它也,三才之道也。"这就是说,六十四卦所以要以六条爻线组成一卦是"兼三才而两之"。那么三爻的八卦显然是引入了三才的观念。用爻画对四象加以模拟,每一象只有两条爻线。如果按三才的要求增为三条爻线为一卦,阴阳爻两种符号就可以配出八种不同的卦图来,这就是乾、震、坎、艮、坤、巽、离、兑三。于是产生了八卦。为什么要引入三才的观念呢?


从《系辞》说的"三极"可以体悟出,这是古入对空间的模拟。古人认为宇宙就是空间与时间的合成。《淮南子·齐俗训》里说:"往古来今谓之宙,四方上下谓之宇。"宇宙不仅是历象所显示的古往今来,还包括三维的空间,所以要对宇宙进行全面模拟,还必须加进三维的因素,三极就是三维,只有上下左右仅是两维的平面,宇宙是立体的,还必须加上前后这一维。就是仅从两仪上分析,有了两仪,也自然会出现一个两仪之间的中,空间应当是上中下、左中右,《老子》把这种情况称作"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周易》认为上是天,下是地,天地之间就是万物,万物以人为代表,故中为人,这就是"有天道焉,有地道焉,有人道焉"。如果从物种演化上看,有牝有牡就会生出新的生命,有父本有母本就会生出新的物种,有父有母就会生出子女。只要有了阴阳,第三者就会产生,这就是"二生三"。三是衍生的开始,所以《周易》里特别看重""。《系辞》里说"参(三)伍(五)以变",《说卦》里说"参天两地而价数,观变于阴阳而生卦"。三是奇数,奇数为阳,故称三为天数,二是偶数,偶数为阴,故称二为地数,阴与阳的一二与阴阳衍生的三,合起来就是五,所以三与五里蕴藏着天地变化的玄机。

    八卦产生之后,按照《系辞》"因而重之"的说法,就是把两个三交卦重迭起来,以六条交线组成一卦,就产生了六十四卦。只是应当注意,六十四卦不简单是用八卦去重选,其更主要的意义是三才的重造。


以上是《周易》六十四卦产生的主要线索。


周易》经传的作者

    《易》发源于《三坟》,传为伏羲氏创制。而《周易》是以文字形式记录流传下来完整的《易》书。今日见到的《三坟》是后人对伏羲易、神农易、黄帝易的仰录。尽管内容比《周易》古老,但问世却在《周易》之后。

    《系辞·下》里说:"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可知《易》始创于伏羲氏。有关伏羲氏作易的记载在传统的文献里随处可见,大多宗于此。《系辞》里又说:"易之兴也,其于中古乎?作易者其有忧患乎?"又曰:"易之兴也,其当殷之末世、周之盛德邪?当文王与纣之事邪?"《史记》里说:"文王囚而演易。"据此,传统的文献里大多认为是周文王作卦、爻辞。


从《周易》里不时提到歧山、箕子、东邻西邻又大量提到了封建诸侯制等可以看出,《易经》作于西周初期,因为春秋时期分封制实际上已名存实亡了。说文王姬昌作卦爻辞比较符合史实。即便不是文王写成,也应当是在文王的指导或倡议下所作。至于卦爻辞中有些地方出现了文王之后的说法,那可能是卦爻辞在流传过程中经过了后人的修改润色。比如马融、陆绩就认为周公也参与了卦爻辞的创作。总的看,《易经》反映的是西周初期的历史面貌,这一点不可否定。

    关于十翼的作者,《史记·孔子世家》里说:"孔子晚年而喜易,序彖、系、象、说卦、文言。"《汉书·儒林传》讲:"孔子晚而好易,读之韦编三绝而为之传。"都认为是孔子所作。关于十翼的作者与真伪问题,从宋朝就提出争议。现代人大多认为十翼是伪书已成定论,于是进一步认为伪书是假的,弄虚作假不可信,甚至主张把十翼当垃圾扔掉。其实这是一种误会。在姚首源的《古今伪书考》、黄云眉的《古今伪书考证补》里记载了关于十翼真伪的考证源流。宋人的考证,大多是通过一些现象的联系,证明十翼不可能是孔子写成。所谓伪书,也不过是说,现在这个样子的十翼不是孔子亲自执笔写成而已,没有人认为十翼里没有孔子的言论。准确地说,宋人较为一致的意见是十翼的思想内容来源于孔子,甚至是孔子以前的传统说法,书则可能是孔子的后学或经师编辑而成。主张十翼是"孔门余论"或别有所传述。


宋人之后,尽管人们提出了种种理由,但可站住脚的只有一条,就是十翼里讲了很多"子曰""子曰"约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先生说",如果是孔子所作,他不会用这种口气,显然是别人写的。这个说法可信,但这只能说明不是孔子执笔写成。也正是因为有那么多"子曰",才说明它是来自孔子的传授。正如《论语》一样,它不是孔子执笔写成,但辑录的是孔子的言论,我们能因此而说《论语》是假而不可信的吗?至于个别词句的考证,在流传过程中的情况太复杂了,远不是一种可能就能说清楚的。根据一两点猜测就把十翼说成伪书而定为铁案,这就太不近情理了。要而言之,十翼不是孔子执笔写成,也应当是孔门后学按孔子的传授汇集而成。



周易的原理

    《周易》有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象、数、理、占。理方面的内容,首先是哲学原理。这部分内容可参见《易》之为书部分。《周易》的哲学思想对后世影响极大,尤其是它的宇宙生成观,后来成为我国诸子百家世界观的基础。要揭示《易经》的内容,必须有较为深厚的哲学基础。

    天文学原理。《系辞·下》说: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可见八卦是根据天象、地宜等制定出来的。天象指的就是天体的运动现象。汉代人讲《易》,经常要联系到天象,把当时的天文学当成《周易》的基本原理之一。天体的运行,除日月外,最明显的是星辰运动。我们的祖先生活在黄河中下游地区,用现代的天文学知识说,在北纬36度这条线附近。北极星在北极的正上方(稍有偏斜)。


站在北纬36度观察北极星,它高出北方地平线36度,相对稳定不动。以36度为半径在天体上划个圆圈,这就是可见的天空。在可见的天空里,因地球的转动,在不同的季节可观测到周天的恒星圈。这个恒星圈就是古人说的二十八宿。二十八宿绕北极回环不停地转动,形成天体的一个座标,这个座标对今人的观察依然具有作用,它以北极星为中心。北极星就是古人说的北辰,人们认为它在中央不动,是天帝,有时称太乙、太一等。如果把它比作一个钟表的中心点,它的指针就是北斗七星。北斗中的天枢、天漩、天风、天权四星象一个勺子头,称斗魁或漩砚,玉衡、开阳、摇光三星象一个勺子把,称作斗柄。


斗魁的前二星与北极在一条直线上不变,整个北斗星则是围着北极旋转。二十八宿犹如钟盘上的刻度,在天体这个大圆周上排开。东方七宿是角、亢、氏、房、心、尾、箕,象苍龙。北方七宿是斗、牛、女、虚、危、室、壁,象龟蛇。西方七宿是奎、娄、胃、昂、毕、微参,象白虎。南方七宿是井、鬼、柳、星、张、翼、轸,象朱雀。斗柄是顺时针方向转,而按座标观察到的太阳月亮则是逆时针方向转。再加上金、木、水、火、土五星的运行,这就是天体运行的一个大致轮廓。我们习惯于一个圆周为360度,而《周易》的圆周取象于天盘的运转,按天地日月的运动,精确地说,一个圆周是365 V4度。古人根据日月星辰的运动情况制定出历法。见于文献的,最古的是《夏小正》,其次是《尧典》。春秋时的《管子》里有些记载,再后是《礼记·月令》。


秦朝时的《吕氏春秋》也有《月令》。汉武帝时,巴郡落下阂运算转历,推步晷刻,以太初元年十一月甲子日夜半朔冬至而名节令,察寒暑,制定出有名的太初历。但这些记载都是尧以后的事情,伏羲氏时代是个什么样子,没有文献可证,我们只能按传承去推论。大致说来,春秋时的历法是古四分历。四分历规定一个回归年长度为36514日,在十九个太阳年中插入七个闰月。因为岁余14日,故名四分历。这种历法就是在春秋末年,已是当时最先进的历法。

    依据汉人的说法,《周易》中的另一个原理是纳甲。从《周易》的卦爻辞中看,当时人们已经用天干记日,这是一个事实。但天干怎样与八卦搭配在一起,比较起来,纳甲说较为合理。关于纳甲的原理,现在能见到的典籍,始见于京房的积算法,但京房没有作出说明。他的作法是把十天干配在八卦上,乾卦配甲壬,坤卦配乙癸,震卦配庚,兑卦配了,巽卦配辛,民卦配丙,离卦配已,坎卦配戊。魏伯阳在《参同契》里用月象说明这样搭配的原理。他说:三日出为爽,震庚受西方。八日兑受丁,上弦平如绳。十五乾体就,盛满甲东方。赡蜍与兔魄,日月气双明。赡蜍视卦节,兔者吐生光。七八道已讫,曲折低下降。十六转就统撰辛见平明。民直于丙南,下弦二十三。坤乙二十日,东北丧其朋。节尽相禅与,继体复生龙。壬癸配甲乙,乾坤括始终。他把一个月内月亮的变化分出六个步骤,初三是月芽初吐为;初八是上弦月,称作上弦平如绳


十五是满月,称作盛满;十六是满月开始消退;二十三是下弦月;三十是月晦;初一是月朔。按天干的方位与八卦的卦画之象一搭配,震卦犹如月芽初吐,月亮晚上在庚(西)方出现,所以震配庚。兑卦犹如上弦月,月亮在初八晚上出现在丁(南)方,故兑配丁。乾卦三画皆实,犹如满月,月亮十五晚上出现在甲(东)方,故乾卦配甲。巽卦下爻变虚,犹如十六开始消退的月亮月亮在十六日早晨从辛(西)方退去,故巽卦配辛。艮卦犹如下弦的月芽,相当于二十三的月亮,月亮于二十三早晨在丙(南)方消退,故民配丙。坤卦三爻皆虚,犹如月晦,月亮是三十日光明在乙(东)方消尽,故坤配乙。


上半月据月出之方取象,下半月据月消之方取象,取阳顺阴道月亮消长盈虚之理。至于壬癸,因为是在北方,每月之内日月在北方相会一次,所以壬配乾,癸配坤。戊己在中央为土,戊为阳土,己为阴土。坎得乾卦中爻(坎三),故坎配戊;离得坤卦中爻(离三),故离配己。所谓七八道已讫是说七八一十五,十五之后月亮满极,上长之道已到尽头。曲折低下降是说月亮西垂开始消退下降。十六转就统是说十六又开始走上向下消退的轨道。

    关于纳甲的学说,还须说明的一点,是魏伯阳认为坎离是乾坤之用,就是说乾坤是阴阳的本体,坎与离是阴阳的作用,乾是太阳,表现在离上;坤是太阴,表现在坎上。所以以离为日,因为离是太阳;以坎为月,因为坎是太阴。按大自然运动的秩序,是太阳每年一个终始(实际是地球绕太阳一周);月亮是每月一个终始(实际是月亮绕地球一周),所以每月太阳与月亮会合一次。古人把这种对于天象观察所得到的结论运用到《周易》中来,并不是生造出来的。

    《周易》里还可以见到五行学说的原理,虽然不如汉代人说的那样浓重,但五行的属性还是有的,比如地为土,黄色,土爱稼稿,味甘等等。这部分内容与交辰、十二律吕等原理因为卦爻辞中显现的不多,不作详细介绍。想了解可参考朱震《汉上易传·卦图》部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