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访问量:12 今日访问量:1 昨日访问量:0 最后访问时间:2024-05-19 

姓名预测的科学性与可行性



    我们的先人追求学问,要明了事物发展的规律,仰观天文,俯查地理,远取诸物,近取诸身,向天问,向地学,向自然界的一切事物学,向古人学,向今人学。还把外求内应相结合,进行自身修炼,通过而达到神明。而且,人们孜孜以求,锲而不舍,生生不息,代代相传,以追求知的境界,适生存,趋吉利,避凶害,图发展,达到最终与自然界的和谐统一。

    学和问本来是不可分割的,学从问来。没有问题,学什么?学无目的,学无动力,也就不会有学问。我们老祖宗造的文字,适在巧妙极了。比如说字,的头上捧着个,把代表万事万物及其变化的字,装在了智慧的宝库,且在其中千变万化地运动。一个字,经过了多少年代,至今仍然值得我们推敲。无止境,奥在深处,妙在其中。还有那个字,其中一个字,代表会说话的人,既在门里,也在门外。似乎在进进出出,问来问去,真让我们品位无穷。

    学问无止境,学问无穷尽。在这个其大无外,其小无内,变化无穷的茫茫宇宙中,作为一个个体的人,无论多么的智慧超凡入圣,多么伟大,也只不过是宇宙中的渺小尘埃,历史长河中的一滴水而已。

    只有我们努力修炼,把自己虚心地真正融于宇宙自然当中,与之和谐成为一体,努力求索,认真做学问,才能获得真正的智慧,真正的学问。

    实践出真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真理来源于实践。没有大量的实践,就不可能有真理的存在。而且,真理是在不断发展的,不断完善的。马克思主义是真理,但是,如果他是完善的,就不会产生列宁主义,同样,列宁主义是颠扑不破的真理,也要有发展。没有发展,就不可能产生毛泽东思想。

    在八十年代,为了顺应历史的要求,产生了邓小平理论。可见,真理是在不断的实践中发展的。你不可能总用老眼光来看待新生事物,也不应该老用一个标准来看待不同历史时期的同类事物和不同类事物。

    姓名学的科学性就在于它来源于实践,又回到实践中去接受实践的检验。

    北大教授、博士生导师于希贤先生在《中国古代风水与建筑选址》一书(河北科技出版社199512月出版)中说:凡是能够建立数理模型的知识,它一定是科学的。占筮本身就是一种极为严密的数理模型。

    为了预测自然、社会、人生种种问题,达到适应自然、改造自然、融于自然,古人在易学领域构筑了各种各样的象数理模型。如先天八卦、后天八卦、六十四纳甲、太乙、奇门、大六壬、小六壬、四柱、堪舆罗经、手相、面相、姓名等等数理模型。在历史的长河中,这些数理模型都发挥了它们应有的不可磨灭的作用。对于指导人们适应自然、顺应自然、战胜自然、改造自然立下了汗马功劳,其丰功伟绩是不可诋毁和轻视的。

    但是,姓名学也和其它易学经典一样,还很不完善,还要靠我们几代人去努力,去挖掘,去实践,去探索,去总结,使之更趋于合理,更准确,更完美,更科学。革命的先驱孙中山先生说过:革命尚未成功,吾辈仍需努力。姓名学也是这样,吾辈仍需努力。

下一篇 易经走向世界 返回